合肥淺談我國建筑鋼結構行業發展
文章出處:本站 人氣:10026 發表時間:2018-12-17 10:03:35
大力發展綠色建筑對鋼結構行業而言機遇和挑戰并存,挑戰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方面,發展綠色建筑對建筑鋼結構行業企業的習慣性管理提出了嚴峻的挑戰。綠色建筑的“綠色”貫穿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所以對建筑鋼結構企業來說,不管是生產車間還是施工現場,對環保措施與管理的要求都大大加強,對行業特有的噪聲、粉塵、能耗、污水、垃圾等問題必然會有更加嚴苛的要求,這毫無疑問會加大企業的管控難度與經營成本。
本行業的大部分企業在施工現場管理方面本就是短板(中國建筑業協會秀項目管理成果獎已評選了6屆,除了由大型國有建筑企業轉為鋼結構企業的企業略有斬獲外,其他企業鮮有獲獎的),低碳施工管理的要求肯定會成為企業新的課題、難題。要實現綠色施工、綠色建造,行業企業必須進步提高綠色施工管理水平,強化工程實施全過程控制,必須加快推進施工方式、施工技術變革——以項目為依托研發低碳建造工藝、方法。
另方面,綠色建筑要求建筑鋼結構企業必須轉變發展模式,實現轉型升級。是把傳統的作業模式向工業化生產轉變。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企業自身為主體,聯合高等院校、科研單位,以標準化建筑構、配件產品為,以專注化、工廠化生產和市場化為組織模式,倡導人文、科技、綠色的發展理念,推進行業深層次的工業化革命。二是做好產品轉型。有利于產業不斷化升級,生產出符合“綠色建筑標準等級高、工業化生產程度高、現場裝配化率高”的全生命周期的綠色建筑標準的產品。三是行業全產業鏈要所有“綠色”。企業要通過建筑設計、工程管理的體化服務,更好地引市場需求,推動企業順應綠色建筑的發展趨勢,真正建造綠色、環保、低碳的鋼結構建筑系統集成產品。三、住宅產業化與行業的發展住宅產業化是1910年由歐洲人先提出來的,隨著建筑工業化的發展,三四十年前西方的住宅產業化達到了較高的水平。20世紀90年代,英國的建筑域掀起了場生產方式的革命,形成了從設計、制作到供應的成套技術和有效供應鏈,輕鋼結構的裝配式住宅及單元式建筑得到了較快發展;日本從建材生產工業化開始,逐步發展到建筑物的工業化,20世紀70年代是日本住宅產業化的成熟期,造就了大批成功的大企業集團。
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推進我國鋼結構住宅產業化進程》課題組于2012年收集、統計了部分發達民用建筑體系情況 見右下表 。從右表中不難看出,與發達比,我國鋼結構建筑在住宅中所占比例較低,因此,推進鋼結構住宅產業化,應作為我國推進綠色建筑發展、實現建筑工業化的主要戰略措施之,更是建筑鋼結構行業突破行業困境、改善行業不利現狀的有效途徑。我國鋼結構住宅的研究應用已有20多年歷史,從初的引進鋼結構住宅,到逐步自主開發建材、部品,再到自主建造整棟住宅,進步很大,但與發達比仍有不小的差距,行業整體水平還非常低——我國年均竣工鋼結構住宅面積僅為美國和日本的1/5左右。我們必須加倍努力,盡快突破行業發展的瓶頸。
我國鋼結構住宅的主要瓶頸有四點:是建造成本。鋼結構住宅的成本高于鋼筋混凝土住宅(與鋼筋混凝土結構和木結構住宅比,除主材價格較高外,保溫、防火、隔熱、降溫、降噪、防腐等成本也比較高)。二是技術規范。相關的規范標準仍待完善,節點處理技術仍不成熟,如解決隔音、熱橋、漏雨、振動等的技術。三是產品研發。關鍵是“三板”體系。“三板”指外墻板、內墻板和樓板,是住宅產業化的標志與,要求做到“質量輕、強度高、保溫隔熱性能、安裝方便、造價經濟、經久耐用”。但“三板”體系不像主體鋼結構有成熟的理論體系、規范標準和有影響的研究成果,多是對國外些成果的引進和抄襲。盡管研究了很長時間,也申報了許多,但設計標準、施工標準還很不完善,至今也沒有出現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和重大突破。四是產業聯盟。企業各自為政,技術和信息交流不暢,研發與推廣缺乏統的組織,標準化、模塊化水平不高;產品各異,通用性不強,制約了行業良性發展,使本行業在市場上處于接納度不高的尷尬境地。企業始終是推進鋼結構住宅產業化的主體,只有企業奮起打破這些瓶頸,我國鋼結構住宅產業化的春天才會到來。
- 上一篇: 合肥大棚建設對全國經濟發展的影響
- 下一篇: 合肥鋼架大棚配件種類各式各樣